== 旅游观光 =======
旅游常识
名优特产
民风异俗
景点介绍
公共查询    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365bet娱乐场官网 > 旅游观光 > 民风异俗 > 正文
更多

带你领略哈萨克族的手艺

信息来源:托里零距离    发布日期:2015-10-20    编辑:网站管理员4    点击: 次

哈萨克族是个历史悠久的跨国游牧民族,目前新疆的哈萨克族超过百万。哈萨克族妇女心灵手巧,善于手工制作。哈萨克族芨芨草制作技艺、哈萨克族花毡等,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。非遗寻踪的新疆之行,我们来到塔城地区托里县,寻访这里的哈萨克族手工艺人。托里县是个哈萨克族聚居的小县城,在这里我们采访了3位哈萨克族妇女,她们掌握着哈萨克民族传统的芨芨草编织、花毡制作、刺绣等技艺。在她们的故事里,有着哈萨克族过往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探索。

赛勒汗·卡克木哈孜将面前五颜六色的羊毛团揪出一块,用拇指、食指捻成细长的毛线,熟稔地缠绕在一根细长、坚硬、外表光滑的芨芨草上。各色的毛线比对着设计图案,被长短不一地缠绕在芨芨草上,一根又一根。她动作极为迅速,不一会儿,芨芨草们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毛线外套,变得灵动鲜活起来。这些芨芨草按照设计好的图纸拼在一起,用绳子捆扎起来,就将是哈萨克族传统的芨芨草制品。

做活儿的时候,赛勒汗·卡克木哈孜神情淡定,仿佛喧闹的外界与她隔绝。她从5岁开始学习芨芨草编织,50多年没有间断过,靠着编织芨芨草,她将5个孩子抚养成人。芨芨草对她的一生,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木斯勒木江·恰尔甫汗和她制作的花毡

赛勒汗·卡克木哈孜告诉我们,制作芨芨草制品是个漫长的过程,采集芨芨草要从9月份开始。秋天,芨芨草自然枯黄后将表皮剥去,留下外表色白而光滑、柔韧度高而挺直的主茎,作为芨芨草编织原料。每年的这个时候,哈萨克族妇女们要集中收割芨芨草,她们将大把大把的芨芨草捋齐打捆,放到毡房前向阳的平地晒干,准备在漫长的冬季制作芨芨草帘。

羊毛被剪下来,用五颜六色的天然颜料晕染,再均匀地撕开,缠绕在芨芨草上。需要制作的图案和印记要先画在底层的布料上,将芨芨草在需填补的不同彩线部位先画上记号,然后根据所需色彩进行缠绕,第二种颜色的羊毛必须要将第一种颜色的毛线线头缠绕压在底部,往往一根芨芨草可以缠绕610种颜色的毛线。所有的芨芨草缠线之后,还要进行图案的统一对接整体排版,最后再包边处理,整个程序较为繁琐。

哈萨克族是个游牧民族,毡房是他们春夏季转场时,易于拆卸的家。芨芨草编织好之后,通常是被用来挂在毡房里,顺着毡房圆形的四周将其展开,既美观又实用地装饰了家,也可以将其挂在门上当门帘,阻挡寒风和小动物的进入。以前,芨芨草是哈萨克族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,编织芨芨草也是哈萨克族妇女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生活技能。

玛海(左一)、木斯勒木江·恰尔甫汗(中)和赛勒汗·卡克木哈孜

赛勒汗·卡克木哈孜只能听懂哈萨克语,虽然多次到外地展示编织芨芨草的技艺,外界始终是陌生到无法融入的。她大半生都住在距离托里镇170多公里的白杨河牧场,继续着传统的游牧生活。如今,像她一样能熟练制作芨芨草的人,在托里已经不多了。随着哈萨克人从游牧转向定居,芨芨草制品已经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。

2012年,赛勒汗·卡克木哈孜去北京参加了由文化部举办的“2012年元宵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”,在这次展览中她的一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以5000元的价格收藏。现在,赛勒汗·卡克木哈孜制作的芨芨草作品主要用来展览和收藏。制作一件2.5长的作品,需要2个多月的时间,如果不是有人预订,她也不会花费这么长的时间制作了。

哈萨克人的毡房如同一座艺术殿堂

托里县另一位哈萨克族花毡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玛海,则是远近闻名的女强人,被誉为托里县第一个吃螃蟹的哈萨克族女商人。玛海和多数的哈萨克族妇女一样手巧,善于制作花毡、刺绣等民族手工艺品,只是她比别人更加头脑灵活,早早地靠着自己的手艺,发展出一番事业。

1982年,玛海开了一家小裁缝店,因为手艺好,经常有人过来跟她学艺。1990年,她索性在托里县办起了民族裁剪缝纫班。到缝纫班学艺的都是哈萨克族的家庭妇女,学费是80元,学习2~3个月,直到掌握基本技巧,能独立做活儿为止。缝纫班的学员越来越多,就一直办了下去,教学范围也扩大到花毡、刺绣、民族服饰制作等多项手工艺品制作技艺。截止到今年她已经举办了20余次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,共培训了400名学员。在玛海的带领下,大批学员现在从事个体经营,先后脱贫致富。如今的哈萨克族妇女个体裁缝已成为托里县个体户中的一支生力军。

现在,玛海在托里县开了一家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中心,组织无业的哈萨克族妇女制作民族手工制品。哈萨克族妇女心灵手巧,女孩子早则五六岁、晚则十几岁就要学习刺绣,做不好是要被嘲笑和呵斥的。她们在各种绒料、绸缎上挑花、刺花、贴花、补花、钩花,在皮革和毛毡上也进行刺绣。哈萨克族的许多生活用品,如挂毯、箱套、窗帘、门帘、被褥的罩单等,都是她们大显技艺的地方。将这些技艺用于制作民族手工艺品,是个增加牧民收入,又传承传统技艺的好办法。

有人在玛海的手工艺品制作中心定制产品后,玛海就将活儿分派给为她工作的妇女们。她们在家做好之后再送过来。玛海的身份更像是一个小工厂主。如今她们制作的物品有挂毯、服饰、床上用品、手工编织包、鞋类、鞋垫等20余个品种。

木斯勒木江·恰尔甫汗制作的花毡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。花毡构图采用几何对称图形做中心主图案,四周配以对称羊角变形花纹,大气豪放又不失柔美。花毡使用色彩大胆,在一张花毡上能同时出现七八种颜色,绚丽夺目。

99,新疆电视台要在托里县拍摄一期节目,邀请托里县的手工艺人们参加,木斯勒木江·恰尔甫汗就带着自己的花毡和刺绣制品,从乌雪特乡赶了过来。木斯勒木江·恰尔甫汗是哈萨克族花毡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,是当地有名的手工艺人、诗人和作家。

花毡,哈萨克语称为“斯尔玛克”,在哈萨克人生活中用途很广。他们在毡房的门上要挂花毡,在坐垫上要铺花毡,在床上要铺花毡,姑娘出嫁时也要陪嫁花毡。花毡和哈萨克人的生活形影不离。从古至今花毡都是哈萨克人重要的生活物品之一,同样也是世代相传的家庭手工艺品。家家户户都用大小不一的花毡,点缀在毡房里,将毡房变成一座艺术的宫殿。

< 上一篇:[民风异俗]
> 下一篇:习俗
 
Copyright @ 2017 新疆托里县政府 All Right Reserved.
托里县人民政府主办 托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托里县电子政务办公室维护管理
新ICP备10003284号
技术支持:乌鲁木齐市迪飞特科技有限公司